1、什么是碳中和?
碳中和(Carbon neutrality)是指企業、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,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,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實現二氧化碳“零排放”。
2、承諾碳中和的中國底氣
中國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,采取調整產業結構、優化能源結構、節能提高能效,推進碳市場建設,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。“十三五”期間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。
3、中國“碳中和”之路的各方探索
4、低碳生活,我們應當怎么做?
衣:少買不必要的衣服。一件普通的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終被遺棄,都在排放二氧化碳。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.5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。另外,棉質衣服比化纖衣服排碳量少,多穿棉質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。
食:多吃素。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.5公斤二氧化碳,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該數值的1/9。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運輸來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。此外,低碳飲食還包括適量喝酒,如果1個人1年少喝0.5千克酒,可減排二氧化碳1公斤。
住:選擇小戶型。不過度裝修。減少1公斤裝修用鋼材,可減排二氧化碳1.9公斤;少用0.1立方米裝修用木材,可減排二氧化碳64.3公斤。
用:選用節能、節水、環保綠色的產品。以11瓦節能燈代替60瓦白熾燈、每天照明4小時計算,1支節能燈1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8.6公斤;隨手關燈減排二氧化碳4.7公斤。如果每臺空調在26℃基礎上調高1℃,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1公斤。此外,少用1個塑料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.1克;只要少用10%的一次性筷子,每年就能減碳10.3萬噸;少用電梯,合理使用電視、冰箱、電腦等電器,及時切斷其電源。工作時,單面紙要重復利用,能電子化辦公的少用紙張。
行:少開車,選小排量車。每月少開一天,每車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,如果出行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車,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更少。此外,排氣量為1.3升的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47千克。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、保持合適胎壓、及時熄火等措施,每輛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。不僅要低碳還要碳補償